“今天秦刚部长手持《宪法》,讲明了台湾问题底线,很提气,我觉得讲得非常好……”初次见到侨眷周可央,她正拿着纸笔,认真观看两会记者会。满头银发、目光炯炯、精神矍铄,虽已是耄耋之年,但思路清晰、言语中透着儒雅谦和,这是周可央老人给人的第一印象。 3月7日,鹰潭市委统战部的工作人员来到周可央家里走访慰问,开展“代侨探亲”活动,及时了解侨胞侨眷所思所需,协助他们解决生产生活中的难题。看到家里来了人,老人很高兴,她拉着工作人员打开了话匣子。 今年89岁的周可央是鹰潭市第一小学退休教师,历经沧桑的她初心不改,坚持每天看新闻、读报纸、学党史,关注国家大事,关心社会建设。 在周可央家一张不大的写字桌前,放着党报党刊,党史等方面的书籍和几本笔记本,还有一个陪伴了她几十年的竹制笔筒。在桌旁的一个小角落,堆放着一捆捆她近年来学过的报纸、记过的读书笔记。她总爱跟来访的亲朋好友、左邻右舍闲聊,分享自己的阅读心得,告诉大家要感党恩、跟党走。“我年纪大了,不能为祖国做什么事了。退休后,我就喜欢坐在这里看看书、抄抄好词好句,学习使我更有力量!” “河山只在我梦萦,祖国已多年未亲近,可是不管怎样也改变不了,我的中国心……”每当想起旅居海外的孩子,周可央老人都会情不自禁地唱起这首《我的中国心》,情到深处,她言语哽咽,眼角泪光闪烁,这大概就是对“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,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。”这句诗的最好注脚。她时常教育孩子,无论身处何地,都不能忘记祖国,要担当起家乡与海外的桥梁纽带,积极支持家乡的发展。 年轻时,周可央是一名优秀的语文老师,她热爱教育事业,在36年的执教生涯里,兢兢业业传道授业、教书育人,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优秀学子。如今,她依然发挥自己的余热,时常为小学生批改作文。她说,通过为孩子们批改作文,就看到了祖国的未来和希望。她喜欢孩子,跟孩子们在一起的时候,仿佛回到了当老师的岁月。从在职到退休,变的是岗位,不变的是初心。 周可央老人常说:“没有中国共产党,就没有我们的今天,没有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。所以不管做什么,都要对得起祖国,对得起党,对得起自己选择的事业。”这是老人的肺腑之言,更是老一代有文化、明事理的知识分子的家国情怀。
|